藍田玉久負盛名,其實在李商隱之前已被人們熟知,許多詩詞都曾寫到藍田玉。 東漢詩人辛延年寫過一首《羽林郎》,描寫的是一位賣酒的胡姬,義正詞嚴而又委婉得體地拒絕了一位權貴家奴的調戲,其中在讚美胡姬容貌之美時寫道:“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 “後來,人們還用藍田玉稱讚君子的美德。 唐代有位名叫魏萬的詩人,堪稱李白的超級粉
絲,他為了尋訪李白不惜跋涉1500多千米,遊遍各地,寫下一首《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表達自己對李白的仰慕之情,該詩開頭四句是:“君抱碧海珠,我懷藍田玉。 各稱希代寶,萬里遙相燭。 “詩中即以碧海珠和藍田玉比喻二人的高尚品德。 為表達對好友的留戀之情,李白也作了一首長詩回贈魏萬,並將自己的全部詩文交付魏萬,請其代為編纂,成就一段詩壇佳話。 我們知道,石之美者為玉,可藍田玉之「藍」當作何解呢? 唐代著名歷史學家杜佑編撰了一部《通典》,專門記錄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與變遷。 書中講到藍田時,這樣寫道:“玉之美者曰球,次曰藍。 蓋以縣出玉,故名之藍田。 “意思是說,最美的玉被稱為球(同”璆“,璆琳泛指美玉),第二等的美玉被稱為藍。 不過,在現代漢語中,「藍」字並沒有美玉之意。 這又讓人感到有些疑惑。
明末著名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所謂藍田,即蔥嶺出玉別地名,而後世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 “根據他的說法,最早的藍田指的是蔥嶺(新疆西南部等地)一處出產玉石的地方,並不是現在的陝西藍田。 據我國現代著名地質學家章鴻釗考證,蔥嶺之藍田,指的是當地的一處青金石礦區,所謂的藍即是藍色的青金石。 陝西藍田自古就是進貢玉石等西域特產的必經之地,所以後來成為玉石集散地,藍田之名可能是挪用過來的。 陝西藍田還有一座藍田山,又名玉山,很多古籍文獻中都記載這座山中產玉。 畢竟如果沒有玉石產出,也不可能出現玉山之名。 因此,章鴻釗認為,藍田當地所產的美玉,即便不是青金石,也應當具有和青金石相似的顏色。 1975年7月,位於陝西興平的漢武帝茂陵出土了一塊重達10.6 千克的灰綠色玉雕,其整體造型呈方形扁身,上面雕琢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紋。 考古學家認為,這個我國古代建築大門上銜著門環的底座,名為鋪首。 后經地質專家鑒定發現,四神紋玉鋪首所使用的材質是蛇紋石化大理岩,並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藍田玉。 藍田縣確實出產蛇紋石化大理岩,它是一種質地細密堅韌的玉石,由石灰岩、白雲岩受到熱液的影響經變質作用形成,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和蛇紋石,次要礦物為綠泥石、透閃石、滑石等,呈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通常為白色,有綠色斑紋和雲霧狀花紋,偶見有局部呈粉紅、米黃等色調者,是製作玉雕、佩飾等工藝美術品的良好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