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肺熱,熱入血分,把血帶了出來。 那這個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從痰濕而來。 痰濕這種東西在肺裡面悶的久了,鬱而化熱了。 這就好比一塊濕毛巾,你把它裝到罐子裡去,密封起來,過幾天再把罐子打開,你會發現這濕毛巾不僅發臭了還會發熱。 可見,濕是能夠化熱的。
中醫把痰濕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咳出來的,能夠被感覺到的有形之痰,一種是咳不出來的,藏匿於臟腑經絡中的無形之痰。
桑白皮帶一個桑字,可見它和桑樹是有一定的關係的,說到桑樹,似乎還沒有哪一種樹可以像它一樣,從果實到枝葉再到根皮,全身都可以拿來入藥的。 比如,桑葚,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果實吸收、凝聚了植物的精華,所以桑葚有補益的作用;再比如,桑葉,植物的葉子可以散熱,所以桑葉有疏風散熱的作用。
不過,光清肺還不夠,你看中醫是怎麼說的? 肺為貯痰之器,肺只是個容器,它不過是為痰濕提供了容身之所而已,脾才是生痰之源啊,你一口一口吐出來的痰,說到底都是脾虛不能運化的結果。
為痰濕。 痰濕上泛到肺,肺感受到邪氣以後,覺得不舒服,就會拚命地咳,想要通過咳嗽的方式給它排出去。 所以治痰的根本在於治脾,鉚足了勁兒在肺臟上下功夫,而忽略了脾,脾虛還會接著化痰,這個痰又會源源不斷地上輸到肺,如此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