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使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的不同:“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其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来源于水谷,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 3.津液的功能: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概括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和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5.经络 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2.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2)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3.十二经脉: (1)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2)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与其相为表里的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其同名的足三阳经交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与其相为表里的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走向腹、胸,与手三阴经交会。 故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分布规律 :在四肢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 (4)表里关系:按脏腑表里关系配属。 (5)流注次序:手少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 (6)循行部位:《灵枢·经脉》记载 4.奇经八脉 (1)含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2)生理作用:一是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三是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