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病原理 1.邪正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内外环境与发病: (1)外环境与发病 (2)内环境与发病 7.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虚实错杂:因虚致实、由实转虚。 (3)虚实真假:“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包括正胜邪退及邪盛正衰。 此外,若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则是疾病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1)阳偏胜:阳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 (2)阴偏胜:阴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 2.阴阳偏衰: (1)阳偏衰:阳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 (2)阴偏衰:阴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阴虚则阳盛”、“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包括阴损及阳及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