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口感酸甜,正好應了中醫所說的“酸甘化陰”,能生津止渴,緩解咽乾口渴。 平時我們吃橘子都是只吃果肉,其實在中醫眼中,一個橘子四味「藥」千萬別浪費!
1、橘子肉 橘肉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理氣化痰,對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有説明。 現代研究證明,橘子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等營養成分,並且還含有抗氧化、抗過敏成分。
橘子還是抗凝佳品,它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有助於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橘皮 燥濕化痰: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油精等成分,有理氣化痰、燥濕的功效,把橘子皮洗净切絲,和茶葉一起沖泡,可以理氣提神。 將其咀嚼后吐掉殘渣,重複數次,還可去除口腔異味。
鎮靜安神: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揮發油物質,可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內,起到調節神經和鎮靜安神的作用,能緩解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 睡眠品質差的人,不妨把吃剩的橘子皮收集起來曬到半乾,剪碎填充到枕頭中。
3、橘核
橘核有行氣散結止痛的功效,針對甲狀腺、睾丸、乳腺等身體部位的結節,橘核也是一味常用藥。 止痛時可以用橘核沏茶,一般3~5g即可;還可以用炒制去掉外殼的橘核,送酒服用,止痛效果很明顯。 注意孕婦不能服用。
4、橘絡 橘絡也就是橘子的中果皮和內果皮之間的白色網狀絡絲,俗稱筋絡。 可宣通經絡,行氣化痰,中醫常用於治療咳嗽、咯痰、胸脅疼痛等。 1、糖尿病患者
橘子糖分多,尤其是砂糖橘之類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議吃橘子。
2、胃腸炎患者、脾虛、胃寒人群 腸胃功能較差,可以吃室溫放置下的橘子,每次量不宜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