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可說是免疫系統的中樞,一旦體溫上升,就會讓它的貪吃和殺菌能力跟著變活躍。 感冒或身體狀況不好時,常會出現發燒的癥狀,這是因為此時身體的免疫軍隊正處於奮戰的狀態,也就是身體正在讓體溫上升,好讓白血球的免疫作用能夠火力全開。
★ 現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 體溫比正常值多升高1度C,免疫力就會瞬間提升5~6倍;相反地,體溫一下降,就會讓白血球的活動力變得遲緩,造成免疫力低落。
從研究了解,當體溫下降1度C,免疫力就會下降超過30%以上。
現代人的體溫越來越低,5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體溫為36.8度C,但是現在卻下降到頂多為36.2~36.3度C,而大多數人的體溫其實只有35度而已。 也就是說,現代人比以前的人,體溫下降了近1度C,代表著免疫力也下降了超過30%。
另外,一般人認為癌細胞在35度C的環境下最容易繁殖,一旦體溫在39.3度C以上就會凋亡。 或許這能說明體溫大多是35度C的現代人,為何會這麼容易得到癌症。 1生活中運動減少,身上肌肉變少,身體變冷變寒了 2過著不運動的'輕鬆生活'
不使用肌肉的生活造成免疫力下降
現代人的體溫低、免疫力下降的一個很大原因,可以說是因為過著便利輕鬆的生活,不需要運動到身體所造成的。
在50年前,人的平均體溫比現在約高了1度C,因為打掃房子時會用長撣子、掃 把、抹布清掃;洗衣服時會用洗衣板,用力敲敲打打,將污漬敲掉後,再將衣服一件一件地晾起來,像這樣的做家事方法,就是全身運動。 而且以前的交通不太發 達,走很長一段路買個東西、上班、上課、辦事,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但現在的社會,不管是吸塵器或是洗衣機這類的家庭電器,都十分普及,所以就算不怎麼運動到身體,也能做好家事,不用站站坐坐,也能用一指神功按一按遙控器,將萬事都搞定。
因此,我們的運動量變得非常少,使用肌肉的機會也減少了。 如果我們不使用肌肉,會有什麼後果呢?
人體的體溫約有40%使由肌肉負責產出的,而現代人就是因為不使用肌肉,才會造成體溫下降。
相反地,使用肌肉,就能讓體溫升高。 一般的情況下,做運動或勞動肌肉到身體稍微開始出汗時,體溫會上升1度C,也就是只要我們動一動身體開始流汗時,免疫力也會一瞬間提升5~6倍。
★ 體溫低是所有大病小病的原因
一旦體溫下降、免疫力低落,除了癌症以外的其他各種病症也會很容易發生。 體溫一下降就會出現的不適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