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陰陽屬性的特點: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可分性。 5.下午為陽中之陰,下半夜為陰中之陽。 6.陰陽相互關係:陰陽的對立制約,陰陽的互根互用,陰陽的消長平衡,陰陽的相互轉化。 7.六腑為陽,五臟為陰。 8.用陰陽來指導疾病的治療: (1)損其有餘:即“實則瀉之”。 陰或陽的一方偏勝、亢奮,尚未損及對方時,此為實證,當損其有餘。 如「陽盛則熱」,用「熱者寒之」。 “陰勝則寒”,用“寒者熱之”。 (2)補其不足:即“虛則補之”。 陰或陽的一方偏衰或陰陽俱損時,此即虛證。 (3)[明]張景岳提出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治療方法。 第二節 五行學說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 “行”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運動變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載,受納。 3.金的特性:肅殺,潛降、收斂。
5.五行的生克乘侮4.事物五行屬性歸類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土克水。 (1)五行相生: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對於另一事物具有滋生,促進和助長的作用。 (2)五行相剋: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對於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約束,消弱等作用。 (3)五行制化: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4)相乘相侮: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一种异常变化。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一种异常变化。 6.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和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相侮。相侮:肝来侮肺。 指导临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