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這樣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經常用熱水泡腳,可驅除寒氣,促進血液循環,能調理內分泌,增強人體機能,對防止疾病也有一定的保健效果。為此說,泡腳也是一種養生,更是對身體大有幫助的一種養生方式。那麼,泡腳需要注意什麼呢?泡腳有什麼人群不宜泡腳的呢? 泡腳需要注意什麼呢? 1、溫度適宜
用來泡腳的水溫度不能過高或者過低。有人認為,泡腳的溫度越高越好,其實不是。如果溫度過高的話,血管容易擴張,血液也不易流通,對身體有極大的不利。成年人在泡腳的時候,溫度最好控制在38度到42度左右,嗯,老年人和小孩就要控制在35度到40度之間。 2、時間掌握得當 有些人在泡腳的時候,喜歡把水從很燙泡到水變涼。這是不行的,泡腳的時間如果過長會引起血管的擴張,容易引起皮膚破裂,泡腳只需把腳泡到微微出汗就可以的。一般是30分鐘左右,老年人就20分鐘就好,而小孩子呢,就15分鐘左右。 3、適當按摩 在泡腳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做一下按摩,這樣可以促進人體的氣血、擴張血管的作用,對預防疾病也有大大的幫助,而在按摩的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輕柔,才能加速血液的循環,有一定的養生作用。 那麼,什麼人群不宜泡腳呢?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不能在吃太飽,或者是餓過頭,因為這樣會容易出現頭暈頭疼的情況。而在飯後半小時內也是不宜泡腳,對胃不好,不利於吸收。 2、患皮膚病 腳上有一些炎症,像有皮膚病、皮膚燙傷、皮膚過敏等等的朋友不宜泡腳,這樣不利於傷口的恢復,而是會加速傷口感染。 3、兒童
孩子柔嫩的皮膚,不建議用熱水泡腳。家長只需每天用溫水把小孩子的腳洗乾淨就行,洗的過程中,順便輕輕捏捏,就可以達到舒筋活血的目作用,效果是挺不錯的。 泡腳其實是一門大有學問的生活習慣,其好處也是特別之多。如果能夠把泡腳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堅持泡腳。那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