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飽,走得越早”。
很可怕,但它可能是真的。
早在2019年,德國的科學家就曾對此做過實驗。 實驗人員分別對800隻小鼠做了“限制飲食”和“隨意進食”的實驗。
結果顯示:長期限制性進食小鼠壽命>早年限制性進食、晚年轉為隨意進食小鼠>早年隨意進食、晚年轉為限制性進食小鼠>長期隨意進食小鼠
所以說,貪吃是毀掉健康的第一步。 健康人,半飽就很好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的確,人體的絕大部分營養來源於食物,所以中醫早就指出「水谷,生之本也」。。
對於食物,我們不能不吃,也不能亂吃。
中醫認為,多食、過食、嗜食、暴食,都會損傷脾胃與腸。 現代醫學則認為,過量飲食對胃、腎及內分泌系統都會造成較大的壓力。
所以說,半飽就是一種很好的進食狀態。 那麼,什麼是「半飽」?
其實,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量。
由於人體自身是一個很嚴密的系統,對於健康人群來說,當我們進食到一定量的時候,人體會自然發出“飽”感,此時就是適量了的狀態。
此時,即使還有食慾,也應該及時停筷,否則就很容易吃撐。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也曾說過:我一直宣導一個觀點,少吃一口。 少吃一口,垃圾就少一點。 垃圾少一點,就可以多活一天。 一些常見病,很多都是由吃太多、肥胖導致的。
此外,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馬烈光在其所撰寫的《活到百歲的四季食養》一書中,也曾提到過一種簡便的衡量的方法:
即每天起床前先用雙手握握拳,如果感覺吃力,像是發脹的樣子;或者是早晨起床后唾液比往常分泌得少,感到口幹,都可能是前一天的晚飯吃過量了。
他認為,這是因為細胞吸收了過剩的營養,沒有完全消耗掉,導致水濕之氣停留所致。 因此,對於經常出現這兩個小問題的人來說,可以嘗試調整一下晚飯的攝入量,或許會有所改善。 (注:若改變飲食習慣仍未見緩解,請及時就醫檢查。 )
少吃不是挨餓!
對於需要加班或夜間工作時間較長的人群來說,過度饑餓反而會影響睡眠品質。 這類人不僅不能吃太少,相反還要適當加點夜宵。食物種類也要“挑”
人到老年,除了身體健康,擁有一個永不癡獃的大腦是不少人的期待。 下面這些食物重金屬過多,對大腦無益,無論何時都不能多吃。 01含鉛的食物
鉛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鉛超標會使腦部的營養供應不足,破壞腦細胞,干擾正常的生理活動。
爆米花、皮蛋、罐頭食物等都是含鉛食物。
02含鋁的食物
鋁會抑制腦部酶活性,研究發現,老年痴獃患者腦中的鋁含量大概是普通人的2~30倍。
生活中,油條、麻球、油餅、蛋撻、甜甜圈、薯片、曲奇餅乾等都可能會添加含鋁膨松劑。
03含汞量高的食物
過多的汞元素會干擾神經遞質,破壞大腦的信息傳遞,導致頭部疼痛、聽覺下降、腦部疾病高發。
受污染的海鮮、河蝦、貝類等是含汞大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