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em]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去健身房或者長跑才算是運動,其實,走路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size=1em]走路的好處非常多,只要我們每天堅持走6000步,就可以大大降低下面這些疾病的發生率: [size=1em]01 [size=1em]腸胃疾病 [size=1em]對於腸胃不太健康的人來說,通常會有食慾不佳、便秘、腹瀉等癥狀,這多與消化不良有關。 [size=1em]如果能夠每天堅持走路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那麼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對於腸胃已經受損的人來說,也能夠得到改善。 [size=1em]02 [size=1em]糖尿病 [size=1em]對於平時血糖較高的人來說,我們除了可以通過藥物控制血糖之外,還可以通過走路消耗熱量,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size=1em]03 [size=1em]骨質疏鬆 [size=1em]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內的鈣質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 每天走路鍛煉,可以增強骨密度,減緩鈣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size=1em]此外,走路還能鍛煉肌肉,而肌肉可以更好地穩定骨骼、保護關節,防止骨骼受傷。 [size=1em]04 [size=1em]頸椎病 [size=1em]現代人大都有頸椎疾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眩暈想吐的癥狀。 [size=1em]所以,對於經常久坐不動的人來說,堅持多走路,讓頭抬起來,能夠舒展胸背部、減輕頸肩腰背等多處的壓力。 [size=1em]05 [size=1em]心血管疾病 [size=1em]走路可以鍛煉心血管,讓血管更加有彈性,從而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降低。 [size=1em]不過要提醒大家:走路不要過量,一般每天6千到1萬步為宜。 如果太多,反而會傷及膝蓋,對健康不利。 [size=1em]科學走路有講究 [size=1em]01 [size=1em]速度:因人而異 [size=1em]可分為慢步走(每分鐘約70~90步)、中速走(每分鐘90~120步)、快步走(每分鐘120~140步)、極快速走(每分鐘140步以上)。 - 低強度是微出汗、有點喘,但不影響說話;
- 中等強度是內衣有些濕的出汗、喘氣,說話連貫性受影響;
- 高強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講話。
[size=1em]建議:老人可每周選擇3天、每天進行45~60分鐘的健步走鍛煉,可選擇中速走、慢走交替迴圈的方式。 [size=1em]02 [size=1em]地點:土地、草地 [size=1em]不是每條路都適合走路,理想場所應該是操場的塑膠跑道,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坡面上走。 [size=1em]當然在實際生活中,實現這個較困難,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 [size=1em]因為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會構成一些危害。 [size=1em]比如中長跑運動員最容易犯的問題是脛骨骨膜炎,迎面骨一摸都分棱了,而且很痛,這是無菌性炎症,在硬地上走,就容易引發這種疾病。 [size=1em]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沒問題,但最好遠離機動車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