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很誠實,上熱下寒,反應著我們現在正處於矛盾、水火不能相容的狀態里,這裡面——
上熱,包括:口舌生瘡,口幹口臭、嗓子痛,牙痛,愛流鼻血,甲狀腺問題,滿臉爆痘、急躁焦慮、臉比周圍人要紅...... 下寒,包括:小腹涼,手腳冰涼、腳腳常出冷汗、血塊多、痛經、腰膝酸冷、時而冷痛便溏時而便秘難解、手肘/膝蓋/後腰/屁股/肚臍周圍都拔涼拔涼的
還有失眠,情緒不穩定,等全身不通暢的感覺......
人最好的狀態,是我們的心火(心陽)往下走,溫暖下半身,腎水(腎陰)往上走,滋潤我們上半身。 這樣我們身體才會陰陽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腎交融,水火既濟。
而上熱下寒,就是上面的火上不去,下面的水上不來。 整個人不是一套有序的系統,熱的熱,寒的寒。
其實你不缺陽氣,只是沒有在恰當的位置上。 我們把氣血變成了火氣,而沒有變成元氣來好好滋養我們。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就知道,我們為什麼這樣容易變得上熱下寒:
用腦多,心火旺:我們大腦也總是飛速運轉。 於是大量氣血就會往上引,加上夏天屬心,心火本身就旺,天熱出汗,汗為心之液,出汗多了,也傷心血,心的陰血少了,心火就變多了,造成了上熱。
活動少,我們宅著,坐著,躺著,呆著,腿腳很少運動,經絡不通,火無法引領到下半身,造成了下寒。肝氣鬱結:我們在如如不動的方寸之地里,想這想那,心境很容易不開闊,愛有情緒,愛生悶氣,漸漸肝氣不舒,一生氣,氣也往上跑,氣得面紅耳赤的人,你見過沒? 時間長了,肝氣鬱結,氣機不順,更是推不動身體的氣血。
脾胃不通:脾胃在中焦,聯結著上焦和下焦,而我們卻常常不好好養護脾胃,吃得太多太雜油太快,接二連三的暴飲暴食,讓消化不掉的垃圾都堵在脾胃中焦這個要道。 胃氣不降,脾氣不升,中焦不通,上下自然沒法暢達。
腎陽不足:夏天喝冷飲,吹冷風,傷完脾胃,就該消耗腎的陽氣了。 此外,女人的經、帶、胎、產都需要腎陽的參與支援,養護不當,也會受到損傷。 腎陽不足,下面缺少火力,上熱不一定是真的熱,但下寒可就是真的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