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憑什麼成了國外的抗癌神話?
在日本,豆腐有100多種做法,據國家期刊《飲食科學》報導,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0多公斤豆腐... 有意思的是:
據調查,居住在夏威夷的美籍日本人,因為經常食用豆腐,胃癌患病率比不吃豆腐的美國人少三分之一。
為此,夏威夷醫務部門曾對8000名美籍日本人進行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每周只吃一次或二三周吃一次豆腐的人,前列腺癌患病率較每天吃豆腐的人高出3倍...
▲日本有專門的豆腐、豆製品店
為什麼豆腐會跟癌症有關係呢?
雖然說,抗癌不能單靠某種食物,但是經過長期實驗,專家們拿出大量數據證明,大豆中含有四種以上的具有防癌功效的物質,它們是:
1、蛋白酶抑制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質。 現代研究結果表明:低濃度的胰蛋白酶抑製劑能明顯預防致癌基因的啟動,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且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很小。
2、肌醇六磷酸酶:大豆中所含的肌醇六磷酸酶能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3、植物固醇:大豆所含豆固醇進入人體后,能較多地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膽固醇,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4、大豆皂苷: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其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與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相當。
看來,俗語「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事實上,大豆原產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相反,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
豆腐的確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幾乎為零的低膽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