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腐的蛋白質堪比肉類 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東西,肉類等動物性蛋白比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話,容易長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怎麼辦呢?
此時,豆腐就是很好的選擇。 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程義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魚及蛋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相媲美”~
豆腐蛋白質含量在34%以上,不但佔比大,而且屬於優質蛋白,有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體沒有負擔。
2 低膽固醇,幫助預防血管硬化 與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等豆製品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 因此,不少營養學家稱豆製品為物美價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里特教授說:“每天至少保證吃半塊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3 痛風病人怕黃豆,但別怕豆腐 “黃豆嘌呤太高,會引起痛風,別吃豆腐!” 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也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豆腐的誤解,豆腐不等同於黃豆。
黃豆的嘌呤含量高,這是無疑的。 每100克黃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當於瘦肉,但是豆腐,由於其加工過程中嘌呤物質流失轉化,其嘌呤含量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遠遠低於日常生活中的魚、肉嘌呤的含量,痛風病人大可不必被嚇到。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說,吃100克黃豆下肚太難了,得吃一大堆... 但是吃100克肉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間,可以選擇吃豆腐。 吃豆腐的朋友最擔心就是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能不能被吸收,而香蕉中含有的鉀、鎂能夠很好的説明豆腐裡的鈣質吸收。
老人消化能力不好的,可以配點香蕉一起吃,促消化,促進排泄,促進豆腐裡營養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