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進血液迴圈,提高心臟功能 在體育活動時,由於體內能量物質消耗的增強和代謝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須加快血液的流通量,及時滿足機體各部能源的供應和代謝物的排泄。 如在激烈運動時,運動員每搏輸出量要 從安靜時的100ml激增到180ml,每分鐘向全身輸送血液可高達35000ml。 這就促進了血液迴圈,增強血管壁的彈性。 同時也提高了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數量,降低和限制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存積。 由於血液迴圈的加快,血液需求量的激增從而又促使心臟 從形態、機能和功能上產生良好的適應。 如心臟運動性肥大,使心臟面積比一般人大10% 以上;心肌發達 ,收縮力強,一般人每搏只能輸出血液113ml,而優秀運動員每搏輸出 量可高達200ml;心容量大,心力貯備高,據測試一般人約為765~785ml,而 運動員可達1015~1027ml;竇性心率徐緩,一般人約為70~80次/min, 經常從事體育鍛煉者約為50~60次/min, 優秀運動員為36~40次/min。 同時心臟的調節機能也大為提高,主要表現在:運動開始后,能迅速動員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以適應運動的需要;在進行激烈運動的過程中,可發揮心血管系統的最大潛力,充分動員心 力貯備。 運動結束后能很快地恢復到安靜水準。 3、促進骨骼、肌肉結實有力 體育鍛煉能促進機體的生長髮育,提高運動器官的機能,使管狀骨變粗,骨密質加厚,骨小梁排列密集,骨結節粗隆增大等。 如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人,骨密質可增厚15~8mm 。 所有這些變化均賦於骨骼堅固密實,抗壓性強等特性。 體育鍛煉時, 由於肌肉工作加強, 血液工作增加,使原有的肌肉纖維增粗,肌肉塊增大,通過鍛煉,臂圍、腿圍等,男子中增長4cm以上,女子可增長0-6cm以上,肌肉的重量可佔體重的50%以上,而不鍛煉 者這種比率只佔35%~40%。 因此,體育鍛煉能使肌肉更加結實有力,並具有高度的興 奮性和靈活性。 二、環境養生的意義: 1、生命的主宰 莊子開宗明義地講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接著又在下文中借被文惠君稱善並得養生的庖丁之言說:”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遊刃必有餘地矣。 “前者是以有隨無,後者是以無入有,一正一反,效果截然不同,一為殆,一為有餘。 這有無之間恰恰蘊涵了養生之主、生命之主的真諦。 真正的養生要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就要以自心為無,感知為有,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於我心皆如鏡照影,毫無所擾。 這樣神清氣寧,守精不妄,生命之元得以保存,較之補多少精,採多少氣都更有益,養生的目的也就自然達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