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 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 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裡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 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 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儘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 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 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 道家講,虛則靈。 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 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遊離的“”損害你體內的臟器. 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食不節的緣故. 20、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 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 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 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 老師教人,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 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 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 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 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 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 欲求除病,當明用氣。 欲明用氣,當先養性。 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 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 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 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 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 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 病,當明用氣。 欲明用氣,當先養性。 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 氣虧則病,氣滯則病。 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 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 相火旺,真陽耗,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 腎猶亟焉。 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 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不神效。 31、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 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 這樣的人吃一點 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 這個就是辯證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