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多數國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大體不外乎是通過一些很剛性的指標,比如身份、地位、財產、職業、收入等等,似乎一旦擁有這些也就可以稱之為成功了。 而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用“有趣”來界定,如果被人說“沒趣”,那將是很失敗的。為此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 —— 無趣。 我們這幾代人恰巧碰到我們這個時代簡直讓你無法有趣:上一輩人經歷了一個灰色年代的洗禮,看世界的眼光是階級鬥爭是非觀,有趣的含義基本等同於“小資情調”,是容易被批判的對象。 我們的下一輩過著色彩炫目的新生活,世界變化之快讓你都來不及想有趣這件事。 而我們這輩人在上下夾擊下,負擔之沉重,思想之矛盾,成就了咱舒展不開的眉頭。 什麼是“有趣”呢? 按照拆字的方法來解釋,有趣二字的關鍵是“趣”字,“趣味”、“情趣”、“興趣”。 臺灣著名詩人餘光中在《朋友四型》裏把人分四種:第一型,高級而有趣;第二型,高級而無趣;第三型,低級而有趣;第四型,低級而無趣。 把有趣和無趣當作分類的標準,可見有趣之人是多麼可人。 做人若無趣,這很煞風景。 人一旦“沒有趣”了,就會變得粗糙、麻木、膚淺,變得不再可愛了。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唉聲歎氣、面目可憎,好像這個世界誰都欠著你似的。 這樣的人活著,只會給別人添堵。 而一個有趣的人則不然,由於他的存在,而使周圍的人群變得熱鬧起來,他的“氣場”催化著人生的精義,叫人奮發,讓人快樂。 有趣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 生活中的吃穿住食行哪樣沒有深奧廣博的學問,光吃一樣,他就能巴嚼出不少趣味來,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興趣盎然,吃得陽光燦爛,都是可以追求的境界。 《別鬧了,費曼先生》裏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對所有關於動腦筋的事情都充滿興趣,魔術、開鎖、解密碼、猜謎、心算、賭錢……對興趣的不斷追逐,讓這位怪才的生活成了無數人的夢想。 有趣的人,未必有多顯赫的名聲,但肯定瀟灑脫俗。 晉人王子猷居山陰,一晚忽降大雪,子猷被凍醒,索性來到院中邊飲酒邊觀賞雪景,不由得心緒起伏,吟起詩來。 威望和名聲,確實能給人帶來短暫的快樂,但真正有趣的事物,就藏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 一場沒被淋濕的大雨,一頓親手烹飪的晚餐,一部感動落淚的電影,有趣的靈魂都不會錯過。 有趣的人,心無羈絆,直抒胸臆,至性至情。 文化大家文懷沙老先生,近一百歲的人,偏偏喜歡穿大紅大綠的衣服,戴著能蓋半張臉的大墨鏡,比小夥子還時髦;每次出席活動,必要主持人介紹他為“青年詩人”,一發言就引經據典、插科打諢,逗得滿堂喝彩。 有趣的人,或許境遇並不好,但特立獨行,不改本色。 金聖歎一生詼諧,因“哭廟案”而被判死刑後,仍一如既往。眼看行刑時刻將到,金聖歎的兩個兒子梨兒、蓮子望著即將永訣的慈父,淚如泉湧。 金聖歎卻從容不迫,泰然自若地說:“哭有何用,來,我出個對聯你們來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