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金錢草味苦酸、性涼,可清熱、利水、通淋排石; 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可清熱、利水; 雞內金健脾胃、消食滯、止遺尿、化結石; 鬱金味辛苦、性寒,可行氣活血,疏肝利膽; 金鈴子可清熱利濕、理氣止痛; 玉米須味甘性平,可利膽、利水。 諸藥合用,共同發揮清熱利膽、消炎排石之效。 肝膽結石加:柴胡12克,加枳殼 12 克,赤芍12 克,甘草。 尿路結石,加石葦 15克,穿破石15克 有絞痛者,加元胡 12克,白芍,甘草 9克,以緩解疼痛。 就是說鹹味葯可以把堅硬的結塊變軟,變小。 金錢草就好比一把手術刀,可以碎石。 還有一個點,那就是通淋利尿的作用也很強大,引水把結石排出去。 海金沙則是一味中草藥,入藥的是海金沙的種子,其實就是孢子粉,因為海金沙的孢子粉看起來就像沙子一樣,顏色為金黃色,所以得名海金沙。 海金沙味鹹,可以軟堅散結,還能利尿,沖刷結石。 藥效有點類似金錢草。 海金沙藥性偏寒涼,化石的力度比金錢草要少很多但它去濕熱效果比金錢草好。 雞內金,俗稱雞肫皮,是雞的砂囊內膜,也是一味傳統中藥,除了有健胃消食的功效,還有“排石”的作用。 雞內金的作用主要是圍繞著化積滯進行的,往小了說,它可以化食積; 往大了說,它可以化一切結石,肌瘤,囊腫。 第一,雞內金是雞的脾胃,也就是雞胗裡面那一層黃色的膜,脾主運化,脾胃本身就有運化消磨的作用,所以雞內金能消食化積。 第二,雞是沒有牙齒的,你看雞整天在地上啄來啄去,什麼穀物,蟲子,砂石,鐵塊,只要進到嘴裏,立馬掉到胃裡去,它不會像其他動物那樣細細咀嚼,所以雞吃什麼都是一口吞進去,全都丟給胃來消化。 張錫鈍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里說,「雞內金,雞之脾胃也。 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 .. 用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這雞內金連砂石鐵塊都可以消化,可見,它化積滯的作用是非常突出,消食只不過是小試牛刀而已。 雞內金真正厲害的之處在於它能把人體內的一些結石,腫塊都有軟化的作用,乳腺增生的硬塊可以用它來化,肌瘤可以用它來化,囊腫也可以用它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