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族都非常愛乾淨,甚至還有點小潔癖,不過有時“太愛乾淨”反倒會適得其反。
身體這6個部位太乾淨反而會成為疾病誘因,甚至讓疾病反反覆復,久治不愈! 快來對照下你是不是已經中招了?
身體這6處可別「太乾淨」:
1、耳朵
頻繁掏耳朵,易引發炎症。
更何況,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清潔功能。 在我們說話、打哈欠等情況下,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行排出。
2、鼻子
頻繁清洗鼻腔,破壞鼻黏膜。
經常挖鼻孔除了會讓鼻子變形之外,還可能會破壞鼻黏膜中的毛細血管。 鼻腔有自我清潔能力,不宜過於頻繁、用力清潔,特別要避免用指甲用力摳,以免破壞黏膜,引發細菌等炎症感染。 當空氣品質較差或患有鼻炎、鼻塞者,可藉助洗鼻器清洗一下。
3、肚臍
常摳肚臍眼,受涼傷腸胃。 肚臍是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但是這些細菌大部分是非致病的,這些看起來髒髒的污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 如果太乾淨,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就可能受損。 如果摳肚臍的力度過大,會容易弄傷肚臍嬌嫩的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