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往往伴隨著陽氣過亢、津液不足,容易使人感覺口幹舌苦、心胸煩熱,或者有咽喉腫痛、食欲不振、失眠盜汗或便秘的癥狀。
照照鏡子,一分鐘看出虛證; 血虛:面色、唇色蒼白,舌質淡白,指甲按壓后不能立刻恢復紅潤,手掌冰涼少血色,掉發增多。
氣虛:面部長斑,手心偏黃,眼白渾濁發黃,眼睛乾澀沉重。
陽虛:面色黯淡,口唇青紫,舌苔淡白。
陰虛:皮膚乾澀、兩頰顴紅,舌質紅、舌苔少,口唇髮乾,頭髮枯黃。
內調外養改善體質
氣血運行全身,與五臟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很多時候體虛也會表現為脾、胃、肺等器官的功能異常。
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這些癥狀,然後多加調養內腑,就有助於改善各種虛弱體質。
1、肺虛
當肺部的氣血不足,血壓不夠時,從心臟泵出的血液和營養也會受到影響,供輸到全身會變得更加困難。
肺虛的人,一種是肺陰虛,多表現為喉嚨乾渴嘶啞,容易發炎上火。 一種是肺陽虛,不僅肺活量小,還容易胸悶氣短、咳嗽多痰。
材料:沙參、麥冬各10克,煮沸後飲用。
功效:能生津止渴,滋補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