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發病率比較高,易發生在60歲以上的人群身上,其主要癥狀是反覆頭痛頭暈和頭昏,也有一部分人伴有心煩意亂、耳鳴、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以及記憶力減退等。 若腦供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能會誘發腦梗死或導致老年癡呆症。 之所以會出現腦供血不足主要跟腦動脈硬化、血瘀以及毛細血管狹窄有關,因此需積極治療且去除一切誘因。 腦供血不足時,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1、頭部有明顯的不適感 腦動脈血液迴圈速度減慢時,會使得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大腦得不到足夠血液滋養,進而引起多種腦部不適癥狀。 頭暈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典型癥狀之一,常常伴有噴射樣嘔吐、噁心以及眩暈感,總感覺到天旋地轉。 另外也有一少部分老年病人會出現聽力下降和耳鳴。 以上癥狀往往會反覆出現,同時也有一定的間歇性。 2、運動神經發生障礙 大腦供血不足時會使得運動功能神經出現異常,從而導致運動神經功能障礙,如不由控制地流口水,嘴巴和眼角變得歪斜,說話不清晰,語言溝通變得異常困難。 也有一部分病人會出現一側肢體無力。 若反覆出現以上癥狀且較明顯,還需警惕腦梗死。 3、精神異常 大腦供血不足時也會影響到精神狀態,即使有充足睡眠,也感覺到全身無力且沒有精神,總是連續打哈欠且嗜睡。 另外此類病人的性格也會發生一定改變,如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語,脾氣變得異常暴躁。 也有部分病人思維能力以及智力大幅度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能完成簡單的工作和學習。 4、感覺功能障礙 腦供血不足勢必會影響大腦感覺神經纖維以及感受器,病人往往感覺到臉部發麻,尤其是舌頭、臉部和雙嘴唇出現或輕或重的麻木感。 也有一部分病人可出現一側肢體反覆麻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