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院士曾經多次呼籲,要像控制酒駕一樣控煙,很多癌症患者也是聽了他的話,才把香煙戒掉,他覺得這些病人,如果早就能戒掉香煙,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到醫院來。 煙和酒都讓我們的身體很受傷。
在吸煙時,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內含有7000多種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揮發性亞硝胺、尼古丁以及煙焦油等,這些化合物大部分都對身體有害,其中至少有69種化合物為致癌物。 多環芳烴、亞硝胺都是明確可致癌的物質,吸煙的量越多、煙齡越長對身體的危害也就越大。
可以說吸煙對於身體而言百害而無一利,長期吸煙會增加肺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率。 據《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中的報告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吸煙而失去生命,這個數據比愛滋病、結核、交通事故、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還高。
而喝酒也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傷害,酒精是1類致癌物,每18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和喝酒相關。 喝酒會顯著提高多種癌症的發病率,包括口腔癌、肝癌、食管癌以及胃癌等。
二、不碰致癌病原體 孫燕院士認為,不少癌症其實都是人為誘發的,比如,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就會使得宮頸癌發病率上升。 不少癌症都和病毒感染有關,據《柳葉刀·全球健康》調查統計,2018年,全球有220萬新發癌症病例是由於傳染性病原體感染引起,約佔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13%。
常見的病原體感染包括以下四種:
1、HPV病毒 HPV病毒是誘發宮頸癌的高危因素,臨床上患有宮頸癌的患者超9成存在HPV感染,可通過性以及接觸傳播。
2、乙肝病毒 感染乙肝病毒后会诱发乙肝发生,没有积极干预治疗会逐渐形成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以及性接触三个途径传播。
3、EB病毒 感染EB病毒易引起鼻咽癌发生,鼻咽癌患者中几乎都有EB感染的表现。EB病毒主要通过口密切接触传播,嘴对嘴喂小孩、亲吻都可能会发生感染。 4、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是胃癌的高发人群,患病风险会比常人增加2~6倍,可通过口口接触、粪口接触传播,日常共用餐具、便后不洗手都是危险行为。
癌症不会传染,但是致癌的病原体却有可能传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谨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