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進出社區都要測量體溫,卻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在36°C多。 家人的體溫也很少會高於36.7°C。 這就有點納悶了:
這基本是常識: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C,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C呢? 巧合的是,就在1月7日,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裘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C,從37°C降到36.6°C。 137°C已經成為歷史, 體溫下降並非好事 前几天,看过一篇关于蝙蝠的文章,也不知道是否权威,但是可以对大家进行一些启发:
病毒学解密:蝙蝠为何能把上百种病毒封印在体内?根本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会飞,看过的朋友都知道,蝙蝠免疫系统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体温能保持较高的40℃。
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这么看的话,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类高几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还不会得癌症...... 为什么体温降低, 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 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过低,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 ,很快就会1变2、2变4、4变8......最终演化成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