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可以發生在局部或全身的皮膚,也可以發生在各處黏膜,或反覆發作,或嚴重難耐,影響身心健康及生活。
中醫有不少止癢辦法,快來看看~
01濕疹瘙癢:內服外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202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不少人容易在濕熱天氣里起濕疹,除了規範治療,還可以內服、外洗調治。
1. 內服
濕疹伴口幹口苦、舌苔厚膩,可取綿茵陳20克、土茯苓20克、薏米20克、陳皮5克、豬骨適量、生薑數片,加五碗水煲湯食用,能夠清熱祛濕。
若伴口膩不爽、心煩失眠等,可取綠豆30克、百合30克、鮮山藥30克、薏苡仁15克、芡實15克加水熬煮,有助清虛熱除濕。
2. 外洗
將土茯苓50克、苦參20克、野菊花20克、地膚子20克、金銀花20克、白鮮皮20克、黃柏20克水煎取汁,放涼後分兩次外洗,可以清熱解毒、除濕止癢。 02風團瘙癢:穴位調理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王雁彬202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有些蕁麻疹與溫度變化有關,吹冷風、游泳等遇冷環境可誘發風團,皮膚瘙癢,可以選擇穴位説明調理。
1. 按揉穴位:
輕揉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15分鐘,能夠調濁排濕、健脾脫敏,增強體質,避免誘發風團。
2.艾灸穴位:
艾灸合谷(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血海(髕底內側端上2寸)、三陰交、曲池(屈肘直角,肘橫紋外端凹陷)等穴5〜30分鐘,可以養血疏風、止癢消腫。
用乾毛巾擦乾肚臍及周圍皮膚,將火罐扣於肚臍(神闕穴),約2分鐘起罐,起效較快。
03皮膚乾癢:健脾潤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李釗楊202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皮膚乾燥、夜間奇癢難忍,多是皮膚瘙癢症,可嘗試以下方法。
1. 柠皮茶/橘皮茶:
將檸檬皮或橘皮洗净,切成細絲曬乾,取5〜10克沖泡飲用,健脾潤膚、細膩肌膚。
2. 胡萝卜菠菜汁:
将胡萝卜200克、菠菜50克洗净切小块,榨取原汁,调入适量蜂蜜,可滋润肌肤。 3. 蜜制山药:
将鲜山药100克去皮洗净切小丁,拌入适量蜂蜜食用,有益健脾补肺、润肤驻颜。
4. 外洗方:
可在医生指导下取白藓皮、白蒺藜、苍耳子各30克(或白蒺藜20克、皂刺30克)水煎20分钟,滤液外洗局部,每日一次,能够镇静止痒、润泽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