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機能,能確保新陳代謝和荷爾蒙分泌等會以二十四小時為週期順利運作。這種機能就是所謂的「生理時鐘」,又稱為「晝夜節律」。據說,這個週期的時間其實比二十四小時還要稍微長一點,與地球的自轉週期有著微妙的偏差。
如果因為生活不規律與壓力引起的失眠、在應該就寢的時間醒來,或是吃飯的次數和時間極度不規律,會導致這個偏差愈來愈大。當生理時鐘出現偏差時,荷爾蒙分泌和新陳代謝就會不正常,並且很容易造成壓力或引發慢性病。
另一方面,吃早餐則能活化位於內臟和細胞各處末端的生理時鐘基因,調整生理時鐘的規律。不過,重點在於「攝取的方法」而不是吃早餐這件事。
根據最新的研究,想透過早餐活化生理時鐘基因,就要符合「斷食的時間夠長,餐點分量和品質成正比」這兩大條件。也就是說,活化生理時鐘基因的重點在於「前一天晚餐後到隔天早餐間,未進食的時間夠長」,而且「隔天早上要確實攝取均衡的營養(品質高的食物)」。
由此可知,晚餐最好盡早結束,以延長兩餐之間的間隔。
另外,考慮到生理時鐘基因,早餐內容除了選擇喜歡的食物,還要注意品質。只要均衡地攝取胺基酸、優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生理時鐘基因就能順利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