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其它飲品所研究的口感,養樂多從始至終都在灌輸一個大健康的概念。 1940年,養樂多在日本各地設立了“代田保護菌普及會”,意圖教育消費者建立菌群意識。 隨著這一“超前”概念的灌輸,養樂多成為促進腸道消化的“代名詞”,迅速擁有了龐大的忠實用戶群體,從兒童到老人,養樂多覆蓋了所有年齡段人群,成為業界銷量神話。 根據養樂多官網數據,中國市場在養樂多全球市場份額的佔比已接近20%,相當於每1分鐘在中國內地賣出超5200瓶。 在全球市場中,養樂多的日銷量高達4000萬瓶。 除去商場、超市和零售店等傳統管道,全世界有超過一半銷量的養樂多是由養樂多媽媽(曾稱養樂多小姐)帶來的銷售業績。 1963年,養樂多在日本首創「家庭配送」模式。 因為養樂多的主要客戶是女生、小孩,因此寶媽就成為養樂多首要選擇的品牌帶貨群體。 為了刺激寶媽們推廣,養樂多將銷售的一半的利潤分給寶媽。 據養樂多官網顯示,目前養樂多在全球約有8萬名養樂多媽媽,在中國大陸地區約有3000名。 早些年,在養樂多最先進入的廣州,經常能看到身穿制服騎著自行車的“養樂多媽媽”,這也使得養樂多在用戶層面打下堅實基礎。 據《新週刊》2020年的報導中顯示,中國“養樂多小姐”的工資,採取13元/天的底薪+21%銷售提成的機制,有部分剛入職的“養樂多小姐”甚至沒有底薪。 但當下國內新消費品牌崛起的速度正在加快,而國內乳業巨頭如伊利、蒙牛、光明等都看中了益生菌飲品這個龐大的市場,這些新變數也讓養樂多不由地慌張了起來。 由此不難理解,在新冠疫情如此嚴肅的事件面前,為何一瓶乳酸菌飲料敢於冒險蹭熱度。 或許對於養樂多來說,45萬元的罰款,與在使用者心中失去地位相比,後者更為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