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要走路,少則幾千步,多則數萬步。 不過,你知道怎麼走路最養生嗎?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在走路之前,我們首先要做好3項準備工作:
1.正確穿著。 穿一雙軟底跑鞋,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 穿一身舒適的運動裝,有利身體活動。
2.熱身充分。 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運動,防止運動損傷。
3.帶瓶水。 運動時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脫水。
快走防病
苟波指出,為保證鍛煉效果,快走應至少每次40~60分鐘。 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和時長,先每隔一天走一次,從半小時開始,逐步適應后就要堅持每天鍛煉。
一般人快走時,感覺有點氣喘,身體出汗,就說明運動量達標了。 有的人走路喜歡背著手,這樣走的鍛煉價值幾乎為零,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挺胸抬頭,收腹提臀,曲臂擺動。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時最好隨身帶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意外。
倒著走治腰疼
倒走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一些田徑運動員受傷后,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身體恢復練習。 後來就有運動專家指出,倒走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法。
倒走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煉效果。 對久坐的人來說,通過倒走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酸痛之苦。
但苟波提醒,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時,由於看不到後方路況,很可能會出現跌倒、磕碰等危險。 另外,老年人腿腳不靈便,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運動強度很小,對於心肺功能的鍛煉作用很小,從健身效果來說很不經濟。 因此,老人盡量不要倒走。
建議喜歡倒走的人,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周圍人比較少的環境,可以採用正走和倒走結合的方式,每天走半個小時,使身體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鍛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