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在《人生不過如此而已》中寫道:
一生很短。 不知不覺就步入了中年,褪去了稚氣與無知,增添了歷練后的沉穩和淡然。
同時明白:余生很貴,不必為別人而活,要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享受人生。
人到中年,收起你的“大方”。 別人的求助,量力而行
古語有雲:「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幫忙與行善,都要量力而行。
如果打腫臉充胖子,透支自己去幫別人過好他們的人生,往往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
世上從不會誰沒了誰不行,沒了你的幫忙,別人一樣可以過得下去。
年少時,由於非常在意別人眼裡的自己,為得到別人的幾句讚賞,我們傾盡全力,勞神費心。
迎合了他人,辜負了自己。
人過中年,才明白不必為討好他人而活。
“我發現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之後,原來心裡會如此踏實。 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 ”
學會拒絕,學會冷淡,讓時間精力回歸家庭,照顧好家人和自己,才是最睿智的做法。
量力而行,並不等於變得冷漠、不近人情,而是懂得對自己的人生掌握主動權。
把家庭顧好,把自己過好,反倒能更好地説明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