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品的研發都會考慮保質期,其中不僅包括細菌引起的腐敗變質,還包括脂肪酸敗的哈喇味、結塊、潮解、變色、結晶析出等各種問題。
當然,保質期有一個前提,叫做保存條件,如常溫保存、避光、避熱、冷藏、冷凍等。
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又稱臨期食品。
理論上商家是可以賣臨期食品的,主要的手段是降價或捆綁促銷、放在貨架前排等。 也有超市是提前下架,返回廠家。
在國外,把臨期食物降價出售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是商家的通常做法。
美國、英國、紐西蘭、日本等國的食品,還有最佳口味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賞味期的說法,過了最佳食用期(還不到保質期)就打折出售。
但過期的食品在國外也不讓賣,除了銷毀,還可用於製造飼料、化肥。
總的來說,臨期食品安全、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