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母親帶我去叔叔家串門。 剛坐下沒一會,叔叔就和我說他最近飯後總是感覺腹脹,胃裡滿滿當當地不消化,有時候還會出現腹痛。
而且大便總是泄瀉不成形,肛門灼熱,還有里急后重的感覺,但有的時候還有便秘的情況。 吃了好多西藥不管用,總是反覆。 敘述的同時我就觀察到叔叔「油光滿面」,鼻子兩旁長有紅腫的痘痘,而且說話時可以聞到些許口臭。 我思考了一下,繼續問了其他的癥狀。 發現叔叔總是噯腐吞酸,還有口苦的感覺。 他的舌質紅、苔黃且厚膩,脈象滑數還有一些弦。 我判斷他是濕熱鬱滯腸胃、脾胃運化失常所致,推薦他吃中成藥枳實導滯丸。 過了一周左右,叔叔打電話高興地說腹脹、腹瀉等的胃腸癥狀減輕好多,食慾也增強了,臉上的痘痘也消了一些,感覺神清氣爽了不少,連連感歎中醫的神奇。
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丸有中成藥在銷售,如果做成湯劑的話,藥物組成和劑量分別是枳實(炒)9g 、大黃9g 、黃連(酒炒)6g、 黃芩(酒炒)6g、神曲(炒)9g、 白術(炒)6g、 茯苓6g 、澤瀉6g 大黃,苦寒之品,具有藥中將軍之稱。 它的作用十分強大,既可以蕩滌腸胃,瀉下攻積,清除腸胃中的燥屎; 又可以清熱瀉火,解毒消痈,降逆上炎的腑熱; 還可以活血祛瘀,破滯化結,消散凝聚的瘀血結塊。 大黃可以清除體內糟粕、濁物,以待精華、新血的再生,即推陳致新之效,不辜負將軍的名號。 正因它強大的作用,平時劑量不宜過大,恐苦寒過而傷胃。 枳實,它的皮色發黑,內部發黃,質地堅硬,形似車輪,是一個相對好認的中藥。 性味苦辛微寒,破氣作用極強,與大黃常配伍在一起,為大黃的滌蕩腸胃之效提供鼓風推動的力量。 它自己本身也具有消食導滯、化痰、除腹部脹滿的功效。 黃芩與黃連,性味苦寒,是濕熱之證常用的中藥。 兩味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於表現在胸腹部、胃腸部的濕熱最為擅長。 既助大黃清熱瀉火,也助枳實理氣行滯。 酒炒以後不僅僅作用於臟腑,還可發散至四肢,起作用的面積更廣。 黃連還可以入心,來清心火,同時有心煩、口腔潰瘍表現的再適合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