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環境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 對孩子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換言之,孩子將來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原生家庭,究竟是在滋養孩子,還是在消耗孩子。 房間髒亂的家庭,養不出勤快的孩子
常言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一個家庭的房間狀況,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生活的模樣,藏著一個孩子的未來。
曾氏家族有“治家八字訣”:早、掃、考、寶、書、蔬、魚、豬。 這是由曾國藩祖父曾玉屏留下的傳統。 其中的“掃”,即是打掃。
曾國藩的祖父,年老時,即使幹不動什麼了,也會將田間地頭、家裡面、院子里打掃得乾乾淨淨。
到了曾國藩時,他不僅親力親為,還寫信督促弟弟:“諸弟不好收拾潔净,此是敗家氣象。 ” 言下之意是,房間不乾淨,不收拾,就是對自己沒要求,沒有上進心。
如此得過且過,自是敗家之象。
等兒子曾紀澤成了家,曾國藩也要求他,每天將所有的屋子打掃一遍。
曾紀澤謹遵家訓,踏踏實實地每天打掃。
不僅掃乾淨了房子,也掃出了內在的篤定和性格的沉穩,為他後來成為近代史著名的外交家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後世之人多驚歎於曾氏家族200多年人才輩出,故深研其家書家訓,以期教育子女。
其實,若能從最基本的打掃開始,孩子的優秀就已拉開了序幕。
《朱子家訓》開篇即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內外整潔。 ”
如果父母懶得收拾房間,孩子只會更不愛收拾,更不講衛生。
房間髒亂的家庭,註定養不出勤快的孩子。
反之,如果父母能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孩子会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从而勤快的收拾自己的房间、书桌、书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