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前後的這個時候,大部分的人家都會滿心歡喜地準備新年的各種年貨,打掃祭灶,為迎接年開始做準備。 小年裡頭的諸多習俗,都是為了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同時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所以過小年的風俗也都各有不同,今天,世德就來說一說,小年的習俗都有哪些,好讓我們佈置妥當,迎來新一年的好運!
小年的具體日期
俗話說:“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 除此之外,小年的日期還分南北,一般北方地區人家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南方則在臘月二十四。 但無論哪一天,都代表著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祭灶王爺 
小年这一天是民间普遍祭灶的日子,旧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厨房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相传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掌管各家灶火。 祭灶原因:民间传说中,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过小年时,灶王爷都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又称“辞灶”,到了正月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 而“接灶”一般在除夕夜,灶王爷在那时便重返人间继续掌管饮食、伺察善恶。 所以,人们会选择在小年这一天认真供奉灶王爷,好祈求他上天多说好话和吉祥话,让人们在新的一年吉星高照,福气临门。
小年吃灶糖
过小年,有些地方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迎风面”。而在一些山区,则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也有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此外,人们还习惯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冬天天气严寒,把它放在屋外,正好能让它吃起来更加酥脆香甜,也是小年里别有风味的一种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