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一件“大事” 然而很多人卻為此飽受折磨 要麼是馬桶一坐至少半個小時 為了上大號精疲力盡 要麼就是喝杯涼水也腹瀉......
時間久了, 不僅吃不好睡不香, 腸胃也被折磨得夠嗆!
便秘、腹瀉>12周 當心是疾病信號
排便是人體的重要反射行為,如果有便秘、腹瀉癥狀並超過12周,就屬於長期排便異常,很可能與消化系統疾病相關。 其中有3類病症較為常見。
1、胃部動力不足
大塊的食物經過咀嚼進入胃部,一般會停留4個小時左右。 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可以溶解掉較硬的食物外殼,將其分解為更容易消化的食糜,即小塊食團,然後送入小腸。
胃部有強大的蠕動消化功能,如果胃動力不足,則對食物的分解能力就弱,大塊的食物堆積就容易導致胃脹、積食和反酸,同時也增加了腸道的消化負擔,極易因此便秘。
2、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全長約25cm,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部分,直接連接著胃囊,會同時接收到胰液、膽汁和胃液,是重要的消化樞紐。
但同时,胆结石、胃结石等也可能由此进入十二指肠,并破坏肠粘膜,引发溃疡、感染或出血,从而导致食物消化、分解不完全,出现腹泻、便秘或便血症状。
3、大肠慢性疾病
大肠由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组成,其中结直肠发挥着主要作用。经过小肠消化的食物残渣内含有大量水分,而大肠则负责回收这些水分,然后将其排出体外。
一般食物残渣会在大肠内停留12~24小时。如果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梗阻等,则会导致其停留时间过长或过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