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和肝血管肉瘤,一字之差,危險性卻天差地別
大部分人會認為就一個字,能有多大的不同呢,抱著這樣的態度,這可就出大問題了。 首先,我們先分別瞭解一下它們是什麼? 肝血管肉瘤又稱血管內皮細胞肉瘤或惡性血管內皮瘤,是由肝竇細胞異形增生所造成的原發性惡性腫瘤。 雖然不是很常見,但與其他肝臟惡性腫瘤相比,危險性很高。 而肝血管瘤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且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癥狀; 但這也就意味著很難發現,通常都是身體有明顯不適去就醫,才在B超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偶然發現的。 目前尚未見肝血管瘤惡化的報導。
從患病群體來說,肝血管肉瘤的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53歲,50歲~70歲年齡段發病患者居多,男性患者比例高。 而身為良性腫瘤的肝血管瘤的高發人群是30到50歲之間的女性,也存在於嬰幼兒,且主要為先天性因素。 除了年齡和發病因素外,肝血管瘤,和肝血管肉瘤最大的區別就是:肝血管瘤是一個良性的腫瘤,不存在惡性風險; 而肝血管肉瘤卻是實打實的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癌症”。 而且從發病率上來說,肝血管瘤十分常見,在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為0.5%-0.7%。 但是肝血管肉瘤卻不是,它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可能在上百萬人中,才有1~2個患者。 所以,這種肉瘤也被稱為——被遺忘的癌症! 剛好恰逢頭條健康聯合廣東省潤希靖南抗骨癌基金會共同發起#被遺忘的癌症#話題活動,旨在共創權威肉瘤健康科普,呼籲關注肉瘤患者健康。 咱們今天就好好聊聊肝血管肉瘤這種罕見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