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醫院獲得性肺炎 選用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製劑、氟喹諾酮類或碳青黴烯類。 4.重症肺炎 首選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足量、聯合用藥。初始經驗性治療不足或不合理,而後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抗菌藥物,其病死率均高於初始治療正確者。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選用β-內酰胺類聯合大環內醋類或氟喹諾酮類;青黴素過敏者用氟喹諾酮類和氨曲南。醫院獲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諾酮類或氨基糖苷類聯合抗假單胞菌β-內酰胺類、廣譜青黴素/β-內酰胺酶抑製劑、碳青黴烯類的任何一種,必要時可聯合萬古黴素、替考拉寧或利奈唑胺。 臨床表現 1、寒戰與高熱 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戰起病,繼之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呈稽留熱型,常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減少。抗生素使用後熱型可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可僅有低熱或不發熱。 2、咳嗽與咳痰 初期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帶血絲痰,經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鐵鏽色痰,也可呈膿性痰,進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 3、胸痛 多有劇烈側胸痛,常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劇,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為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劇烈腹痛,易被誤診為急腹症。 4、呼吸困難 由於肺實變通氣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快而淺。病情嚴重時影響氣體交換,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而出現紫紺。 5、其他症狀 少數有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感染者可出現神誌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鑑別診斷 1.肺結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狀,午後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症狀。X線胸片可見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勻,消散緩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內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常規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2.肺癌 常有吸煙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症狀。血白細胞計數不高,痰中若發現癌細胞可以確診。可伴發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肺不張。必要時做CT、MRI、纖維支氣管鏡和痰脫落細胞等檢查。 3.急性肺膿腫 早期臨床表現相似。隨著病程進展,咳出大量膿臭痰為肺膿腫的特佂。X線片顯示膿腔及液平面。 4.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可發生咯血、暈厥,呼吸困難較明顯,頸靜脈充盈。X線胸片示局部肺紋理減少,可見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常見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體、CT肺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和MRI等檢查可幫助進行鑑別。 5.非感染性肺部浸潤 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和肺血管炎等。 肺炎的預防措施 一、學會腹式呼吸 通過腹式呼吸,可調動中下肺部肺泡,加強呼吸深度,可以改善肺部的換氣功能與血液循環,促使全身肌肉鬆弛,減輕支氣管痙攣,緩解喘息症狀。 二、堅持散步及慢跑鍛煉 通過散步及慢跑的鍛煉,可以改善和增強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能有足夠的活動,有效地增強肺組織彈性,提高肺泡張開率,從而增加肺活量。 三、保持情緒樂觀、穩定 每當急性發病時,首要問題是情緒必須樂觀穩定,千萬不要緊張,盡量使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因為心情過於緊張,會使全身肌肉處於緊張狀態,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 四、養成隨時飲水的習慣 哮喘發作時,呼吸加快,出汗較多,體內水的需求必然較正常人為多,缺水可致使氣道內分泌物變得稠粘,難以順利咳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並使排痰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