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王奶奶患高血壓5年了,平常自己也覺得有啥不舒服,正常吃藥,三餐也按時吃,飲食上也沒有特別不吃啥多吃啥。
只是王奶奶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喝酒,平常每餐都要喝2杯,雖然看起來不可思議,但是這個習慣王奶奶也已經持續了幾年,這個喝酒的習慣還是自從老伴去世后養成的。
突然有一天,王奶奶外出跑步的時候突然暈倒了,失去了意識,還好路人看到急忙送往了醫院。
經過仔細檢查王奶奶是突發腦出血發作,也是因為血壓控制得不好,導致血壓飆高引發的一系列惡性併發症的發生,還好送得及時,沒有發生生命危險。
其實對於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這類患者需要面臨的是一系列惡性併發症的風險,而離併發症還有多遠,需要我們用心去探索。
那得了高血壓,離腦出血還有多遠呢?
所謂高血壓引起的腦部出血是因為長時間血壓偏高導致動脈壁的彈性降低了,當血壓急劇升高以後,顱內的血管發生了破裂,從而對腦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因此,根據腦部發生的不同出血量和不同出血部位,患者會感受到不同的癥狀,比如頭暈目眩,乾嘔噁心等毛病。
而日常高血壓患者往往是一系列外部刺激后誘發的惡性併發症。 比如情緒激動,劇烈運動,或是用力排便之後都會讓病情發作。
而患上高血壓的人群特別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而長期高血壓的是導致惡性腦出血併發症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