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肥胖的人群患癌幾率更大 胖子和瘦子,哪類人更容易得癌症呢?有人說是瘦子,因爲瘦子營養不良,抵抗力低,更容易讓癌細胞有機可乘。然而,事實表明,胖子除了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之外,患癌的幾率也更大。 以乳腺癌爲例,脂肪可以促進雌激素的合成、上調癌症幹細胞、創造致癌環境、降低抗腫瘤免疫功能、促進腫瘤血管生成。這壹系列“騷操作”,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風險。 以結直腸癌爲例,青春期身材肥胖的人,成年後患結直腸癌的幾率比壹般人高2.38倍。研究發現,肥胖人群均存在不恰當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內髒脂肪組織的脂肪酸組成,改變代謝途徑,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總的來說,與瘦比起來,胖更致命。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出警報:肥胖至少與乳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腎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有關。 身材太瘦太胖都會招致疾病,科學身材管理很重要 太胖不好,太瘦也不好。太瘦也是病,容易導致發育不良,免疫力下降,引發貧血、腸胃病、膽結石、肺結核等。 所以,保持合理的體重,才是防癌之道,健康之道。目前,BMI(體質指數)是判斷肥胖的標准之壹,公式爲: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根據我國的標准,如果BMI在18.5~23.9的範圍內,說明體重正常;BMI在24~27.9屬于超重;BMI超過28屬于肥胖。那麽,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洋做呢? 營養學家建議,要保持合理的體重,最重要的是堅持“吃動平衡”的原則,間而言之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管住嘴:主食粗細搭配,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烹調方法盡量選擇蒸煮炖,少用煎炸烤,口味清淡,少油少鹽,少喝含糖飲料。 邁開腿:每天至少30分鍾,每周至少5天,共150分鍾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根據個人體質和喜好,可以選擇快走、慢跑、騎自行車、遊泳、健身操等不同的運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