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吃到口感鮮嫩的綠葉蔬菜,近來老郭迷上了一道蔬菜,因為長相的原因,它在民間被稱為“鳳尾菜”。
這個鳳尾菜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很常見的油麥菜,它長得很像萵筍葉,但營養價值與功效卻高於它。 01 春天·為什麼多吃油麥菜
油麥菜色澤嫩綠,口感鮮脆,生熟皆可食用,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它富含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同時,還含有鈣、鐵、硒等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油麥菜還富含抗壞血酸和葉酸,抗壞血酸能刺激人體的造血機能,促進血中膽固醇轉化,使血脂下降; 葉酸能保護心血管。 同萵筍相比,油麥菜蛋白質含量高40%,含鈣量高2倍,鐵高33%,硒高1.8倍。
而胡蘿蔔素竟然比萵筍葉高出31倍! 維生素A、維C、維E的含量也更高。
並且油麥菜可消脂通便,又是低熱量蔬菜,多吃也不會長肉,是非常出名的“刮油”食材。
更值得一提的是油麥菜中含有一些天然的甘露醇物質,可以促進體內水分的排出,對身體的浮腫起到很好的消腫作用,還可以加快體內的血液迴圈,增加血液的流通性,所以油麥菜對血壓也起到不錯的調節作用 。
另外吃過油麥菜的人都知道,它吃起來有點甘苦。 大家不知道的是,讓油麥菜有點苦的“萵苣素”可是個大寶貝,有鎮靜安神、助改睡眠的作用。
尤其有些燥熱、心神不寧造成失眠多夢的人,隔三差五吃些油麥菜有助於緩解神經緊張,有助於我們快速入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