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不管身上穿得多嚴實,腳還是暖不起來。 特別是晚上睡覺時,腳底蔓延上來的冷意讓人怎麼都睡不好,需要泡腳、穿好襪子保暖才能入眠。 其實,腳涼與健康關係密切。如果天冷時添加衣物後手腳依舊冰冷,這時就應該注意中醫所說的陽虛體質和氣血虧虛。 腳部冰涼,這兩點是主要原因從中醫角度來講,手腳冰涼是陽虛和氣血虧虛的標誌,也可能是寒氣凝結經脈導致的。 1、脾腎陽虛、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不足時,抵抗風寒入體的能力就會下降,容易感到寒冷。同時氣血也不能正常運轉,陽氣無法到達四肢,也就不能達到驅散寒氣的作用。 
一旦陽氣不足,邪風就容易入體,尤其現在到了冬季,是各種流行性感冒、新冠高發的季節,一不小心就會感染病毒。 陽氣不足的人,除了手腳冰涼,平日里還有畏寒、身體又虛又懶得動、舌苔變厚變白的表現。 2、氣血虧虛 有些人常年手腳冰涼,面色微黃或者蒼白,平日經常頭暈,無力,不愛動彈,記憶力差,容易心慌心悸、胸悶氣短,主要是因為氣血虧虛。 
氣血不足的人,血液難以到達四肢末端,氣血營養不夠,手腳就暖不起來。 長期氣血不足可能是先天體質虛弱、過度勞累等原因引起的,並容易引發感冒、月經不調等疾病。 所以常年腳部冰涼,說明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不容小覷。 因此,對於冬天手腳冰涼,我們可以進行適當調理。今天為大家推荐一個簡單的暖腳方式——踮腳。 每天踮踮腳,刺激穴位,促陽補腎在腳上有一個穴位,叫足三陰經,而踮腳就是在腳上進行穴位療法。 踮腳能夠刺激足三陰經,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起到改善和保養腎臟的作用,並能讓腳暖和起來。 這些踮腳動作非常簡單,坐著、走著、躺著都能做! 動作1:站著踮腳尖 - 身體保持平衡,重心放在腳尖,後腳跟抬起,慢慢提高,再緩慢下壓;
- 每次踮30-50次;
動作2:坐著踮腳尖  (圖片來源:小薇編輯部)
-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每次踮30-50次;
- 也可將物品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踮腳;
動作3:躺著勾腳尖  (圖片來源:小薇編輯部)
- 躺下,兩腿併攏伸直,腳尖一勾一放;
- 每次勾20-30次;
別看方法簡單,踮腳帶來的好處多多。馬上動起來,跟著小薇一起踮踮腳吧~ 想要腳暖起來, 不僅可以做踮腳動作,平日里還要針對外部保暖和內飲進行合理調養。 想要保持腳部溫暖,還可以做這些除了幾個踮腳動作,下面三個方法對改善腳涼也有明顯的作用。 1、做好保暖 冬天應該做好保暖,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添衣物,對手腳適當保護。但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否則會阻礙血液循環,身體也暖不起來。 
2、多泡腳 持續有手腳冰涼的現象,可以通過泡腳來緩解。泡腳不僅可以通過水進行熱傳遞,幫助腳很快暖和起來,還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3、吃溫補食物 體質寒冷的人要注意溫補,可多吃一些溫熱性食物(如牛肉、堅果、胡蘿蔔等),補充血氣、增強抵抗力。 
在一年四季中,冬季是人體的免疫力最低的時節,也是手腳冰涼、流感、新冠的高發季節。 寒從腳起,病從腳生,守護自己的健康就從讓腳熱起來吧!
|